那天回麻坡,当爸爸在整理一些东西时。。。

“斌,这个没有用了对吗?”
“不懂哦,不是阿航在玩的么?”

“没有啦,他说坏了。而且他都有 PS2 了。”
“哦。。。”

看着那玩意儿,心中满是复杂的心情。

micro_genius.jpg

当你们一看到这东西,脑海里应该会浮现一些景象。。。

“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Start。。。”
“玛丽奥(Mario)!”
“xx合一”

等等我也熟悉的字眼~

这就是九十年代初期叱咤风云的小天才电子游戏机的魅力,也是那个年代陪伴着我的最佳良伴。上面那一架,差不多要廿岁高龄了哦。。。犹记得当时的哥哥和我“合资”(他是大股东,我只出了50块)购买了这酷酷的黑色小天才。那次收购也让我终于晋身“有智慧一族”(自身拥有小天才),不需要再到朋友家看朋友父母脸色来饱尝“玩”欲;也不必为了多玩一圈而欺骗朋友说控制器出了问题,所以“被逼”重来一次。。。

但是,再怎么骗也敌不过精明、严厉的父亲。

应该是因为小天才而使得我越来越不像小天才(真的是讽刺!),成绩“有点”落差(跟美术没关系!) – 原本看好可以直升中一的我竟然被麻坡二马路那一排眼睛店老板们收买!硬生生地陪伴一众朋友“按部就班”地从预备班开始中学生涯,让家人跌破眼镜~开玩笑啦,太夸张了。。。当时要备考国小马来文对我来说本来就是一件难事。只不过有了这电子游戏机就更让人有理由去解释那一次的失败。

所以呢,上了中学的我就没那么好命了。“以父之名”指定一个星期只有周末的中午可以把那些卡带朝小天才一直张着的口中塞。而也只有那个时候才能让矮小的玛丽奥吃蘑菇长大、Contra 内的英雄吃到 S 而拥有散发式的子弹、冒险岛那没穿衣的小孩踏着滑板前进、洛克人(Rockman)打败大王后把魔法技术归为己有等等游戏剧情。

也只有在那时代,不管成绩好坏的朋友们都可以把那些方向指示(诸如快打旋风内角色的招式)背得滚瓜烂熟。
也只有在那时代,我们知道可以向谁谁谁借什么卡带;而不是向谁谁谁借哪一本书。
也只有在那时代,我们开始通过游戏接触日文,而且可以跟其他朋友解释那些豆芽字是什么意思。

但久而久之,出现了 Super Famicom,Sega,直到后期的 Play Station 还有电脑游戏的普及化已经逐渐让我遗忘此小天才。只在某些空闲时候突然心血来潮而安装来玩玩。

也只有在那时侯,母亲会要求我选择某些游戏让她陪我一起紧张;一起再回味游戏配乐。
也只有在那时候,我的玛丽奥会在某些边缘地带犹豫地跳来跳去,希望可以撞出一个秘密加命青蘑菇,但却未必有收获。
也只有在那时候,我会佩服自己小时候的日文程度。

但随着侄儿的接手和年迈,我们的小天才也应该是时候了 – 只知道它好像已经不能读取卡带,电源接口也有些问题。然后 Play Station 2 的入主也意味着这黑箱已经正式步入冰冻时期。

也就趁老爸还没把它丢弃之前拍了张照片留念,把这曾经承载我儿时记忆的电子游戏机映进硬碟内收藏起来。

micro_genius2.jpg
小天才与当时叫价150块钱的《150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