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for March, 2008

目击又如何?

早上扫墓后,目击了一场小车祸。 基于墓地旁的小路狭窄,然后去扫墓的驾车人士又多,所以小路旁就泊满了车子。而间中又有中型罗哩惊险地驶过而不小心卡在车龙中;然后有些车辆不顾车龙而直接杀入对面车道冲去最前线,更增添了阻塞的“可看性”。幸好有些路过的扫墓人士帮忙舒缓交通,就是帮忙指点哪辆车须退后点,然后哪辆车需要靠旁边点。有时候几派人马有不同的变阵方法,搞得在车龙前对望的两辆车主不知道该听谁的好。 终于,在我也参与的车龙行列中的最前线那辆罗哩成功通过那刚被挪出来的空位,但一不小心竟然碰撞到停在路旁的丰田 Camry 望后镜。顿时,那几位“临时交通警察”呼喊了几下~

炎热的周末

也不知道是天气,还是自己的问题。总觉得今天在麻坡真的是很炎热。。。 本来中午出去吃午餐后要到处兜兜看看,但是才在外头暴晒一阵子就打道回府。回到家呢,还可以与侄儿侄女打开电玩杀戒 – 他们俩玩 PlayStation 2;然后我开电脑玩自己的,嘿嘿~不过,咱们还不时交换位置来玩,好不融洽。 今晚得早睡,明天要做个乖宝宝。。。清晨出门去扫墓。 大家晚安~

回乡扫墓周

提早一个小时下班,就是为了避免关卡可能出现的车龙和人龙。这些,只不过是为了此周末回麻坡悼念先祖的前奏。 比预期中少了许多的拥挤,造就了提前80分钟就抵达新山拉庆车站的我。重施故技,去柜台那里查看一下,发现另一间公司最快的下一班车在35分钟后启程。好啦,果断地买了一张新的车票;再到原本持票的那一间公司退票,索回半价车马费。换算一下,就是以差不多6块马币换取那45分钟等待的光阴。值得与否,见仁见智。 匆匆到那这几个月前才新开张的马来店铺,点了俗称印度煎饼加鸡蛋(马来语称 Roti Telur,直接翻译就是面包鸡蛋)。屁股还没坐烧,伙计就端上那面包。。。 “两块二。” “咦?墙上那里不是写着一块半?” “哦,你点什么水?” “我不是蜻蜓,不会点水茶乌吧。” “那么就两块半。”再顺势大声对着厨房喊了茶乌~ “为什么刚才你说两块二?”一面付着钱,疑惑的我问道。 “哦,以为和水一起算。” “但是你都还没问我点什么水啊?” “哎呀,随便啦。。。”他收完钱就走开了。 真是的,分明是想暗算我。幸好我有警戒心,知道要在车站这种混杂的环境生存的饮食业者通常都会抬高价钱,反正都是算半垄断的局面了(因为拉庆四周没有小贩中心。虽然后面还有一排马来挡,但是座位比较少)。所以我就比较“计较”点。 “有人坐吗?”刚吃饱之前,耳朵听到这四个字。 看官们,再度让你们以为我又有艳遇而失望。。。他是一位男生,手上端着一盘杂饭。 “来,请坐。”反正一张桌子有四个位。。。 跟我的“遭遇”相去不远,在他还没动口吃饭之前,那伙计又来了。 “那些是羊肉啊?还有什么?豆腐。。。” “嗯,就这两样菜。” “好,七块半。因为你的羊肉份量很多。” 在那一两秒钟内,我相信我跟他的表情应该是一样的 – 膛目结舌(应该是四、五块钱就够了,其实他拿的羊肉分量普通而已)。 “你又再把饮料的钱加进去了?”我见义勇为地提问一下。 “哦,你要喝什么水?这七块半还没加水钱的。”伙计不经意地问一下。 “不喝了。”那位先生心不甘、情不愿地付了钱,口里还在碎碎念。 说真的,除了某些茶餐室的杂饭档有标写“配套”(即几样菜、几样肉就多少钱)价格,其他的无牌杂饭档都有可能让你在付费时享有非一般的刺激感。尤其是那些自己勺菜那种,不到最后一秒钟就根本不知道你跟老板的“刚刚好”与“多”的标准相去多远。 两分钟后,我吃饱了;茶也喝完了。跟同桌的他挥挥手告别,就踏上我回家的路途。

广告传单

生活在新加坡,不难遇到一些守候在人潮密集之处,专派传单的人士。通常我在远方瞄到那些人士时就会反射性地去看他手上那些传单的印刷,包装得好才打算拿;否则就挥挥手微笑示意不需要。不过觉得有趣的是有些派传单人士已经熟练到一种境界 – 就是无论你有没有接领他递给你的传单,他还是照旧把手收回去靠在抱着的传单堆上,在下一秒钟再做势递“另一张”(实际上是之前那张没发出去的)传单出来。 刚才下班后从地铁站出来就看到穿着麦当劳制服的小妹妹在远处抱着一叠传单。好啦,经过时就拿了一份。。。哇,原来现在有优惠(此帖不领 McDonald’s 付费广告),就是只要你买超值套餐 McValue Meal,就可以任选,免费领取另一个芝士汉堡、麦香鸡汉堡、6片香鸡块、McFlurry、天与地绿茶、圣代 Sundae、或是苹果派。没办法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乱用),只好去到麦当劳硬着头皮排队等待。 到我时,先确定地问好那优惠配套是否属实,就附上那刚撕下来的固本(一整张有三、四十张不同的小固本)来换取 McFlurry。正当那职员忙碌地准备我的晚餐时,后方一位小姐就拍拍我的肩膀。 “先生,可以给我一张吗?” “哦,你要什么配套的?这里有很多种。。。”说完便把那整张宣传单传给她,让她过目。 “其实,在地铁站出来就有人在分派了啊。。。你等一下可以过去再看看有没有。不过你现在要买什么先撕下来咯,反正我也不需要那么多张固本。” “呵呵。。。就这一张好了。”她小心翼翼地撕下那固本。“谢谢,谢谢。这样就省了两块钱。” “不客气。其实他们是利薄多销罢了。。。” “也是对。不过我本来想买两个配套的,但是又怕吃不完。现在只需多添加无卯买个大配套,再加上另一粒免费的汉堡包就刚好。” “啊,无卯,哈哈~”我听了就在傻笑一下。“马来西亚人?” “对啊,你认识我?” “没有啦,我认识无卯。”说完笑笑一下就把那刚被端出来晚餐拿走去找位子坐。 因为这不是在拍电影,所以接下来我继续吃我的晚餐,再硬撑地把 McFlurry 吃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额外情节发生。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

有时候同事出国外游(无论公干还是自爽)回来后都会带些当地精品小食,如巧克力、特别的糖果等。馋嘴的我看到时当然也会拿来尝尝看。。。 话说最近又有位同事从外国旅游回来,还带了些他推销说很好吃的罕见巧克力。我在接到邀请通知后就过去尝点甜头。 乍看之下,好像是那种在本地都可以找到普通巧克力。不过不用紧,宁可杀错、不可放过。。。试了再说。在咀嚼的同时就听到另一位同事说很好吃,本地找不到此类巧克力等赞美话;而另外一位女同事则有点不以为然在旁陪笑。我吃了之后还真的觉得跟我以前吃过此类巧克力的滋味无异,不过却不敢说出来。 直到大家散场后我才偷偷问那位女同事: “这个包装,我好像在本地也有看过哦?” “没错啊。。。普通超市应该都有卖,不过我刚才不敢说出来。等一下我回家时再去查查看。” 本着求知的理念,我在刚才下班后就转过去职总平价合作社(NTUC Fair Price)看看。嗯,没错。。。 呵呵,就觉得先入为主还是品牌效应真的会影响一个人的判断力。有时候听那些艺人说追求名牌是因为布质好啦、耐久啦等美言。我就不知道如果我把两件设计类似的衣服(但价钱差个十万八千里)摆在他们眼前,然后要求他们在不看标签时猜测那一件是那昂贵的名牌货时能有多准确的成功率。 不过老实说,我倒不是抗拒名牌货(有人送我也不赖)。只是提倡量力而为,不需要因为是名牌,还是因为是外国货就觉得一定比较好那样。 哦,还有。。。改次出国要买纪念品时真的要在国内做好市场调查,哈哈~

旧的还在,新的已来

踢球踢到脚底炙热的感觉不好受(不是像少林足球脚底出火那种)。皆因鞋底的胶垫已被磨平。。。 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奔跑、走路时的中心点不平衡?之前已经有几双鞋子的前端鞋底(有些是后方)先沦陷,反之中间那部分则完美无缺。。。 除了鞋底的问题。如果你注意看的话,还有那些许类似鳄鱼牌,已张开微口的磨损前端。 所以呢,造就了我的另一次消费(还是会继续穿旧鞋,等它自己挂了)。

3月21日星期五,复活节。。。休假日,但竟然还是在七点多就起床。洗刷完毕,上网查看有没有人想赴约(过后发现没有)后就出门去吃早餐。 嘿嘿,那么早起身。。。就是要去亚历山大医院的蝴蝶公园(Alexandra Hospital Butterfly Trail)拍照。但是第一张照片的主角竟然是。。。

Nathan Hartono

下班后,去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 – Theatres on the Bay)旁的 Makan Sutra “小贩中心”会见一位来新公干的吉隆坡朋友,顺便吃顿饭。其实那里也没什么特别的美食,我只是觉得那露天的环境还可以。 吃饱后,他就建议我们去看一下免费的爵士歌曲表演(他刚才步行经过时看到节目公告板)。反正有朋自远方来,而且看起来他对那位歌手很感兴趣,我就舍命陪君子咯。 Nathan Hartono,一个我原本不知道是什么国籍的名字。过后才知道原来是新加坡的年轻爵士乐歌手,还曾推出两张专辑 – 《Let Me Sing》和《Feeling Good with Nathan Hartono》。但是,他只有区区的16岁!一站在台上还有点小男孩稚气的笑容。 在差不多三十分钟的献唱中,他总共呈现了七、八首歌吧。。。有些还是自创歌曲,佩服佩服。想想看,16岁的我还在中学为政府考试 PMR 打拼。 不过在回程就跟那位朋友聊起,说如果要帮 Nathan 行销的话就可以攻打年轻市场。因为从刚才观众年龄层比率来看,小妹妹占了一定的数量,嘿嘿~没办法啦,又帅气、又有天份,难免会让织梦年华的女生感兴趣。 嗯,还有一个重要的事 – 我不必搭公共交通,友人开车送我回家~不过,可怜的他就要成为车龙的一份子徐徐地过关卡咯。原因?Mas Selamat 还潜逃在外,所以关卡警方还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慢慢检查来往车辆。

该去的总会去

很巧,昨天写了“该来的总会来”,今天恰好记得去查看那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蘑菇群。时过境迁,此情此景已不在。。。 除却突入奇来的客观因素(季节雨),长久以来的定律(阳光普照的天气)还是有一定的影响力。 写到这里,也让我回想起中学时候读到的一首诗: 阳光挥洒在大地, 雨露却不见一滴; 有道是时不予你, 该去的总是会去~ 。 。 。 。 。 。 。 。 作者:刘思斌,现代人 出处:《思斌语录》

该来的总会来

有些时候,不用你去催,该来的总会来。 好啦,纳税期间的我又得为新加坡的建国发展尽份绵力了。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