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带着从马来西亚到访的亲戚到处逛逛。若不是这机会,我也不会搭地铁到蔡厝港(Choa Chu Kang)陪他去找一位朋友;然后又转到武吉士(Bugis)去。不过呢,也就造就了我另一成就 – 成功到过(经过也算)新加坡全岛所有的地铁站(除了轻轨列车 LRT 路线)。呵呵,来了一年多才误打误撞涉足所有的站,也比有些人好吧。。。

来到武吉士,听他口中大坡、小坡地一直跟我说那些地标,我都听得满头雾水。毕竟前辈们通常都会对这些路名有自己的诠释方法,而那些英文字母则是过后被统治时才有人加下去。

从他口中得知:

坡底 = 大坡和小坡
大坡 = 桥南路一带 (South Bridge Road)
小坡 = 桥北路一带 (North Bridge Road)

大坡大马路 = 桥南路 (South Bridge Road)
大坡二马路 = 新桥路 (New Bridge Road)

小坡大马路 = 桥北路 (North Bridge Road)
二马路 = 维多利亚街 (Victoria Street)
三马路 = 奎因街 (Queen Street)
四马路 = 滑铁卢街 (Waterloo Street) <- 观音庙也在这里 五马路 = 明古连街 (Bencoolen Street) 六马路 = 布连拾街 (Prinsep Street) 若想更进一步了解,可以点击放大以下地图: bugis-label-map.jpg

还有一些有趣的地标名字如:

四排坡(现在的中央医院附近)
二十间(美芝路 Beach Road 的廿间商店)

回忆起八十年代,当马币与新币的兑换率相差无几时,“联邦”人都时常跑到新加坡购物(好像便宜的海产啊,棉质品之类的)。但是此情此景已不在 – 毕竟在 1比2.3 的情况下,吃喝玩乐都变成双倍了咯。

陪他走了没两下就被差遣离开,因为他不喜欢有人跟着他到处兜。没办法,只好教了他如何搭地铁回去我的住处就走了。

然后晚上时分,看看他自己“血拼”的战利品 – 一点中药(一兩便宜五马币),几串葡萄和一把雨伞。哈哈,服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