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吃晚餐的时候与友人聊起这炙手可热的话题 – 公共交通的人文。

不让位、沉醉在自己吵杂的耳机世界、吃东西、霸位等恶习我也懒得老调重弹。大伙儿就是各自分享自己的经历,在得到大家的赞同的时候又到另一位接力的健儿继续投诉下去。

过后发现,有醒觉性的人在遇到这类丑陋的人类时,大致上可以分成有四种不同“身理反应”的归类:

第一类,心里暗奈着,牢骚想吐但是吐不出来。
例:小明看到路人甲一面看报纸一面吃饼干,而饼干屑掉了满地。虽然知道那是错的,但也很无奈。。。就继续看着路人甲《晚报》封面的八卦新闻。

第二类,自爽地吐牢骚。虽然未必有用,但好像也尽了本份。
例:路人乙与路人丙大声谈话,并互相分享自己手机内的歌曲。小明被挤在他们旁边很无奈,就拔下自己开得很小声的耳机,很不耐烦地“唧!”了一大声,再附上一对厌恶的眼神。可惜的是,路人乙与路人丙太忘我,没注意到小明的存在。

第三类,在开溜前打抱不平。
例:中明在下车前拍了拍上边例子内的路人乙与路人丙,提高声量说“说真的,我不是很欣赏你们播的音乐”(英文版翻译:”Seriously, I don’t really enjoy the music that you are blasting”),然后下车。

第四类,见义勇为。
例:大明看到手持拐杖的阿婆上车,马上叫醒坐在特别位的一位先生。

另类,有仁慈心到不敢“重犯”的人
例:小丽看到老婆婆上车就让位给她。怎知老婆婆在欲下车前大声招呼(老人家,耳朵重)小丽回去那个座位,不让其他人去坐。经-过-数-次-重-复-呼-唤-过-后(像小学生念书的语气),小丽再也不敢让位给老婆婆了。

呵呵,以上例子。。。随手拈来。不过依心情和对象而言,我四种类型都当过。本身比较常用到的第四类型是在当我身旁站着需要座位的人士时,我会提高声量问他/她需不需要座位。九成的人是说“谢谢,不过不用啦。我要下车了。”;另一成的人支支吾吾,而我就会帮忙提点那位最靠近座位的人士让位咯。

我相信因果报应。今天的你们如果不趁年轻的时候让位给老人,年老的你应该就得罚站;如果看到孕妇时你健康的眼皮突然自动下沉关起来的话,男坐客的老婆应该就在怀孕期间找不到座位,女的就自己看着办。。。

哦,说到眼皮关起来。突然想起一个很讽刺的冷笑话 – 如何让一个失眠的人睡着?

答案:让他坐在公交内,再派一位孕妇还是老年人站在他旁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