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几个月前到新加坡时对其中一个现象留下蛮深的印象 – 斑马线真的有它的功能。。。不是要拿来作比较,只是让你们知道一下 – 在麻坡呢,除了几所学校前有斑马线之外,记忆中唯一的斑马线是在大马路短程巴士站前面那。虽说是有斑马线,但充其量好像也是在车流量少的时候才发挥它的功能。哈哈,所以大部分时间是如同虚设,因为很少车辆会停下来等你漫步过去。哦,要那些车辆停下来是有点天方夜谭啦,因为司机怕会给后面的司机鸣车笛,或者一不小心还会让后面的车辆“霸王硬上弓”地吻到。没办法,在麻坡驾车的人比较赶时间,没有什么斑马线意识。
而在吉隆坡,好像没见到什么斑马线。慢慢追溯下去,发现可能自己也是很少在那里过“比较宽”(双、三车道)的马路;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刘蝶广场 (LowYat Plaza)越过繁忙的 Jalan Imbi 到 时代广场 (Berjaya Times Square)。不过也是随着人潮非法过马路,而且还得缩起我的小蛮腰(不是像芙蓉姐姐的 S 腰)来“挤”过分堤那栏杆。
在新加坡呢,大多数(还是全部?)的交通灯都有“周边路人按钮”和讯号灯,方便路人过马路。当然,也是有一些人为了图方便而没有使用斑马线过马路。在这里给你一个贴士,让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明知故犯”地擅自越过马路。(*以下图片是错误示范,请勿学习)
看到地上黄色虚线的“秃头”地区了吗?请莅临云南健发中心或北京101 然后,有没有看到那个警告指标?是不是很讽刺?有些事情不提醒还好,一提醒了呢,又会激发看官的好奇心。
推理一下,认为当时设立这警告牌不久后,
喜欢寻刺激的人:“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指标?一定有“干坤”(乾坤)。好,我就过看看。。。”
本来要到前面交通灯过马路,专心走着路的人:“咦?怎么会有这个牌?一直没想到,这里过不是更好?”
而久而久之,
很多无视警告人:“怎么这里没长草?一定是很多人曾在这里过马路,我也过啦!”
就是明知故犯咯。
所以改次如果你在电梯门开的时候发现。。。
(扮演片段,不要提控我!)
你可以猜想那个人可能是看到了在电梯内左上角这个“禁止在电梯内小解”警告:
突然尿急而直接救火。
One Response
liciece
06|Aug|2007 1那人真是够急的了。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