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故意在之前的威尼斯游记内不提起我当晚的晚餐。因为我认为应该不要让大家被游记和图片分心,专心随我“品尝”这一道威尼斯出名的黑墨鱼意大利面~

venice-tagliolini-seppie-nere_before.jpg

之前从威尼斯归来后才发现有此特产,上网找了些资料又没看到什么确切的照片可以让我对它的长相有个概念。也就是那种“遗憾”,让我在卡-多洛金屋(Ca’ d’Oro)和里奥多桥(Ponte di Rialto)之间的小巷绕了几圈后才在某座桥旁找到一间在门外有此墨鱼面标价的餐馆。这盘的意大利名为 Tagliolini Seppie Nere;有些则称为 Spaghetti al Nero con le Seppia 等等。不过其实 Tagiolini 和 Spaghetti 是主要面食,都属于“意大利面”,就好像马新两地这里的粗面、幼面、面线、米粉等面食选择那样。你们想尝试的话就记得墨鱼的意大利文是”Seppia/e”(单、复词?);而”Nero”是黑的意思。有了这两个重要的词再加上面食选项的名称,应该就是墨鱼面了。

话说回来,卖相如何?你们也看得出,哦噜噜(福建话,指黑漆漆)的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把墨鱼的墨囊挤爆,把整盘面染成那种成像。如果在当场还可以嗅到一股腥味~不过呢,之前听说口碑不错,况且当时的我已经饥肠辘辘了。在热腾腾的水蒸气笼罩下,我吃下了第一口。。。

那种感觉。。。

就像。。。

在吃面那样。

就是,味道比较特别的面。要说好吃,我认为不错;但是有股“特别”的味道,可能有些人会不喜欢。先说好,我就只吃过那么一盘,所以不想让大家以偏概全地说墨鱼面未必好吃。就好像我的家乡麻坡是出名乌达(Otak-Otak),但并不代表所有从麻坡出产的乌达都好吃。我本身就吃过只有辣椒粉味道的乌达。。。而如果有旅客买到同一摊的乌达时可能就会以“都是辣椒粉味道,没什么特别”来形容麻坡乌达。虽然他没错,但那只是对于那档手工比较差的评语而已,绝对不能一竹竿打翻整船人。因为那样子对其他业者是不公平的。。。

越扯越远,回到墨鱼面这里。吃了第一口后得到“不错”的想法,过后再想想。。。可能也是因为饥饿的关系。再吃下去后发现那黑汁的味道带腥,但我还可以接受。墨鱼本身口感好(我喜欢吃 sotong),可惜的是那一盘好像只用了一只中型墨鱼。

在吃完抹抹嘴后看到纸巾上的黑印还真的吓我一跳。我相信我在吃面的时候,嘴唇应该像是搽了黑色口红那样吧。

venice-tagliolini-seppie-nere_after.jpg
那小图是我把那些黑汁“集合”在一起拍的,有点恶心对吗?还有注意看我用过的纸巾

这一餐,花了13欧 – 黑墨鱼意大利面9欧 + 矿泉水*1.5欧 + 桌布费**(coperto)2.5欧。不过也让我免费再上了一次厕所,而且也终于让我吃到了“如雷贯耳”的威尼斯特产黑墨鱼面。

*欧洲矿泉水分有气与无气两种。在意大利,无气的叫 naturale;有气的叫 frizzante。购买时得小心读好标签,而餐馆服务员通常在点时会询问你要有、无气的。
**桌布费在意大利餐馆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通常你一坐下,他们就会端上一小篮的面包和“干面包条”(Bread Stick)。那些都是会算在账单里头的 coperto。而2.5欧算是普通了,几年前吃过3欧的。。。不过,通常中式餐馆不收桌布费。

欧游后记兼游记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