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都曾经旅行过。那么,初到一个新的国土时,一定会对先映入眼帘的景色替那国家打点分(无论风土还是民情)对吗?
就来说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两地的比较。适逢今天有幸再过马新陆路关卡,所以便拍了几张照让大家来看看。
我,是以组屋来做标准。以我渺小的经验,民宅的水准可以决定当地居民的生活素质。而这也是我到新的地区旅游时蛮注意的事项。
如果你问我,那么也是可以拿两地的移民厅关卡大厦来做比较啊。我没有那么做,是因为以现有的局势来看,简直是一面倒。我不说,你知道谁倒吗?嘿嘿,不过当耗资马来西亚人民血汗的马币12亿的“大白象”关卡、移民厅及检疫中心(Custom, Immigration and Quarantine Centre,简称CIQ中心)落成后,情况可就不一样。这是建筑蓝图:
不要问我这“世界第一流的豪华宏伟建筑”几时开始营业,我只知道现在好像已建成七七八八了;只欠邻国批准建桥来衔接就大功告成。这就是此计划的全盘策略,但是事情都没谈妥(双方都没达成协议说要建桥)就自己先来兴工,所以也不知道建好之后要怎么处理衔接陆路交通的问题。所以呢,一日不营业 = 计划在亏钱。
这是建筑工程实况。我是纳税人,所以也是对这工程有一点点贡献的哦
哎呀,离体了啦。说第一印象说到政治课题去。。。好,回到组屋。刚才拍摄了马新两地最接近彼此的两栋组屋区,请来“观赏”:
首先,编号一,这是在前往马来西亚新山关卡的途上拍到的,应该可算是距离新加坡最靠近的新山组屋了。
再来是编号二,这是在马新长堤前往新加坡方向拍到的,也应该可算是距离马来西亚最靠近的新加坡组屋了。
若是你叫我以旅客的眼光来评估,很明显。光以这种第一印象的来诠释的话,我当然比较喜欢编号二给我带来的感觉。虽然是普通的一座组屋,也足以让人们对着国家起了一点干净的第一感觉(况且你还是刚从“对面”过来)。
在这里要申明,我知道新山的那三栋组屋真的是看起来很旧了;而其他地方的组屋九成比那三栋看起来美观很多。但是我选择这建筑是因为它确实是很靠近新加坡,对于以陆路过境的旅客们起着对当地民宅第一感觉的作用。虽然接下来旅客们会见识到其他更豪华的组屋区,但我只是在讨论第一印象罢了。因为我记得一句话:“你绝对没有创造第一感觉的第二次机会”。
而若你是穿梭两地的人,是不是也常有同样的感觉?还是,你根本没察觉到那几栋组屋?
17 Responses
chengsun
07|Oct|2007 1讲 10 月启用, 已经延期, 看来遥遥无期. 其实你不需要看组屋那么麻烦, 在桥的中间有一个分界点, 一边新一边马, 看看那个分界点两边 (一个小小的屋子), 眼睛看得见的都看得出不同.
思斌
07|Oct|2007 2是要比较民宅嘛。
我也是有注意到你所说的长堤马新分界点,而且地砖方面也不一样。
GeMiNi
08|Oct|2007 3既然你已在新加坡工作了一段时间,相信很多硬件,管理,法治等等方面的比较,大家心里有数。
有时想想都觉得很滑稽,仅仅因为法治与人治的分别,那个分界点两边,俨然天上人间。
Exdeath
08|Oct|2007 4人家新加坡是花园城市,我们算老几···
而且那些翻新和美化的钱都会凭空消失的,能比吗?
jackie
08|Oct|2007 5我对第一张图片非常感兴趣,是你画的吗?
ahyi
08|Oct|2007 6对于我们也许是很大的分别,但也因为第二通道(Tuas)开启后,相信很多旅客也不会再看到这样的情形了。
我同事的评语,马来西亚和泰国比新加坡好玩!! 嘻嘻。。
~will~
08|Oct|2007 7大马的第一张照片比较有兴趣看!其它的,看了都想吐!新国的每一栋高楼大厦都是比较有水准的!马国真得必须多多学习了!
~will~
08|Oct|2007 8不好意思,没经你同意,友情连接你了。
在此和你说一声!嗬嗬!
Tze Yik
08|Oct|2007 9差别太大了,不需要照片,我们都可以体会到那差异。
liciece
08|Oct|2007 10其实几年漆一下也不是什么累的事情,可是就是没有相关部门肯出点小钱弄一下,也是一种体制下的思想问题。
Sau Jun
08|Oct|2007 11不能比的。哈。如果要比。比大马的资源吧。呵呵~
振富
08|Oct|2007 12大马最厉害的就是在于给人们很美好的想象空间,告诉他的人们一切都完成,实行或建成之后会是如何无懈可击天下无敌的好。。。但是结果都是他家亲眼看到的“烂到不幸”。。。。
.亮
09|Oct|2007 13看了照片,我想哭,但是没有泪。
朵莲。李
09|Oct|2007 14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思斌
10|Oct|2007 15GeMiNi,我也有同感。不要忘记天然资源的资助。。。
Exdeath,花园城市也不是一夜间成立的啊。
jackie,不是咯。从官方网站拿来的。
ahyi,第二通道的收费比较贵嘞。旅游心得很主观的哦。。。不过麻坡还不错,哈哈。
~will~,从你的留言中感觉到厌恶感。也不是要比较哪里的大厦比较美观,我只是想以旅客的看法来看待此景。毕竟是旅游年嘛。。。
谢谢你的抬举来连接 🙂
Tze Yik,很多人还是没注意过那几栋楼哦,还是有照片为证比较好。
liciece,几年漆一下当然没问题,如果有人愿意免费提供油漆与人力。
Sau Jun,我有很多资产,但是在卖掉的过程中会被抽很多次税。。。所以卖与不卖的我依然是没有钱。
振富,马来西亚能!
亮,不要学张惠妹。想哭,就哭出来吧。。。
朵莲。李,沉默不代表赞同。
GeMiNi
10|Oct|2007 16第一张照片,大家觉得,建成后,在若干年后,又会变得如何呢?历久弥新还是年久失修呢?看看我们的KLIA机场,鼠辈横行。硬件(hardware/infrastructure)方面,有钱就可以了。心件(heartware)呢?制度和管理的人的态度和执行力度呢?
关于麻坡,香妃城嘛,人才辈出,信手拈来,这里就有思斌和阿姨两个土产的。在他国淘金。
:)
冬至快乐,我回来了 by 思斌的部落格
21|Dec|2008 17[…] – 第一次“检阅”新山关卡、移民厅及检疫中心(Custom, Immigration and Quarantine Centre,简称CIQ中??…。突然感觉到新山关卡这本来会破坏外国人从新加坡陆路抵达马来西亚第一印象的建筑竟然也会蜕变到那种摩登都市的先进建筑就还有点高兴。但再想到在新启用的逐一核查系统下不能轻松地挥一挥两只老虎的护照就过关卡,我就无比的失望。朋友还说“思斌,38分钟的纪录应该永垂不朽了。”不过呢,这新关卡确实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以前不到十个小柜台;现在则需要廿多个吧~还不包括一些坐在更大的办公室内的职员;竟然会出现的扫地板阿叔;崭新干净厕所内的清洁工人等~嗯,希望当局可以好好维护这建筑。 […]
Leave a reply
Search
Recent Comments
Recent Posts
Categories
Archives
Pages
Meta